极越中层员工揭爆雷内幕:花50万元做火锅局,一场直播就七八百万

发布日期:2024-12-15 20:20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

过去几天,极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,不止于汽车圈。

几乎从来没有任何一家车企的倒塌如此迅猛而不体面:12月11日下午,夏一平召开内部全员会,宣布开启“创业2.0”阶段,并称公司无力缴纳11月社保。几小时后,团队宣布原地解散,只留100名左右的运维人员,5000余名员工的社保、公积金和裁员赔偿没有着落。

而在此之前,少有员工听闻过解散风声。仅一夜之间,风云变幻,人们形容极越“猝死”。

事实上,在这场“猝死”还未显露踪迹的时候,“病灶”已经悄然埋下。李岩(化名)是一位极越汽车中层员工,早在2021年初,他便加入如今更名为极越的集度,见证它从30余人的公司一路壮大,再到如今大厦倾倒。

随着他的讲述,极越崩盘的全貌缓缓展开:

吉利和百度对于极越的热情逐渐褪去。两家公司投过来的资金,都实际在后续支付代工费用和技术研发费用的过程中有部分折返。

作为创业公司,花销本应严格控制,但现实情况是失去合规和内审监督的供应商采购,包括每场花费50万元以上的火锅局,七八百万元打造的浮桥测试直播等。

公司的经营效率低下,成本上缺乏控制,又对百度和吉利怀有盲目信心。即使在银行授信快要到期而百度承诺的资金迟迟未到时,大家也觉得“毕竟是会要给的”,新的门店依旧在推进。

事后来看,CFO刘吉宁的离职是个明显的信号,但他并非跑路,而是抗争无果后的无奈选择。极越07上市之后,2024年10月,刘吉宁正式提出离职,后面很少来公司,11月中正式离职,其飞书上的签名停留在:战术上的努力掩盖不了战略上的失误。

一语成谶。随着百度撤资,前述雷点被猝然引爆。极越没有资金可供偿还此前的银行授信,留下70亿元的窟窿。

最让李岩耿耿于怀的是,即便在爆雷之后,一切并非毫无挽救的余地。据他所知,极越旗下核心资产还包括上千台落在各地门店、交付中心的车。如果CEO夏一平能在放出消息前组织资产盘点,车辆折现的上亿资产起码能保证员工社保、裁员赔偿的有序解决。

在他看来,事情本不必到这个地步,作为极越掌舵者,CEO夏一平无疑要背负更多的责任,背后股东百度和吉利也难以撇清责任。

最新的消息是,迫于舆论压力,百度和吉利两方股东开始救场。双方在12月13日下午的联合声明中称,将积极协助集度管理层妥善处理相关事宜,包括员工社保缴纳、离职员工补偿问题;维护用户车辆正常使用、售后和维修保养;推进其他事宜的合理合法解决。

以下为李岩的讲述:

两大股东各自角色

我是在2021年初加入极越的,公司当时还叫集度。那时候公司也才几十人,汇聚了非常多优秀的人,大家甚至都在入职前义务为公司解决问题。所有人都打着鸡血燃烧自己,想把这件事给做成。有人在群里提出问题,大家立刻都去想办法解决,氛围是非常好的,让我特别感动。

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来过几次,说想跟大家一起上班,他还会帮忙想办法在董事会决策上给大家一些资源。

在投资这件事上,吉利是很精明的,浩瀚平台的体系可以支撑多品牌多车型的研发。吉利投完资后,极越就开始向吉利购买平台,后来还买工厂产线、供应链、售后服务。而吉利始终是一个代工的角色,李书福从来讲的都是“我们支持百度把这个事做好”。

作为实际上的大股东,百度投了更多钱。极越当然也要向百度买技术,但价钱压得便宜,另一方面又高价去买吉利的技术。因此,这意味着,中间很长一段时间里,相当于变成了百度向吉利输血。

对于极越来说,2023年无疑是个重要的转折点。集度原本想效仿蔚来的模式——由江淮代工,公司可以挂自己的logo。但在2023年的政策风向下,极越难以拿到独立造车资质,只好依靠于股东吉利。

需要说明的是,百度自始至终都是公司背后大股东(注:极越方面也证实,百度有80%投票权)。公司名一直叫集度,只是车的品牌从集度改成了极越,是因为造车资质原因。架构上,集度为“极越”提供全部的能力,员工的劳动合同、对外签署的合同都是集度主体。

70亿资金窟窿如何形成

从集度变成极越后,百度就开始退居二线,态度开始摇摆。对于百度来说,他们还有萝卜快跑。这里边有两个智驾技术路线,一个是 L2 ,一个是 L4。百度想自己做L4,商业化L2。岚图之前也用百度的技术,但最后事实证明不太走得通,所以现在唯一用百度L2 的就是集度。由于它没有再在数据库、视觉能力积累等方面做投入,所以百度为什么最后不投这个公司?很多时候也因为觉得L2不划算,没有平台效应。

2024年2月份,困于资金捉襟见肘,极越没有给百度和吉利支付费用。因为当时极越想要它们给钱,但两方都不想给。那么就变成了我欠着你的钱先支付别的,你们俩谁给我钱,我就给谁支付费用。

据我了解,李彦宏一共投了50多个亿(注:财新亦称,百度对极越投资规模在50亿元上下),B轮融资中,李彦宏拉着武汉政府给了100亿元的银行授信。

现在极越的70亿窟窿就来自于银行授信,和拖欠吉利代工的钱,吉利的人已经在公司楼下蹲了一两周了,还有运营权益的钱、ASD 体验的钱、员工工资等,都在这个窟窿里面。

(注: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,2024年8月,极越至少欠了吉利20亿元,现在快到30亿元了。百度的欠款比吉利要少很多。)

失控前的一些信号

11月底,有接近管理层的同事告诉我,第一,公司现在财务情况非常不好;第二,拖欠的付款先不要给了;第三,你赶紧撤,公司的情况我已经看不清楚了。

彼时,百度承诺的追加投资并未到位,而当时公司一些银行授信已经快要到期,急迫需要还款,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的风险。银行要求两周还款4个亿,公司说能不能拖三周,每天给1000万元,对方答应了。

(注:按照财新的说法,2024年极越计划再融资30亿元,包括两方股东、管理层各自融资10亿元。2024年10月,百度为后续30亿元投资做准备尽调时发现,极越有高达70亿元的财务窟窿。)

我也非常吃惊,因为在我看来,想要最终解决问题,还是需要有新的钱进来,虽然百度迟迟没有给钱,但大家都觉得毕竟是会要给的。所以整个公司还在正常运转,比如新增门店。

直到最后,百度没有给钱,极越财务危机被彻底引爆。

我觉得夏一平到现在都不肯正视这个现实。一个月前,在一个公司管理层的培训会上,他还在说,“有我夏一平在一天,公司没有任何问题。情况都在我的掌握之中。”

但事实上,极越的走向完全失去了他的控制,员工权益无疑是第一位的,比如应届生落户、社保公积金缴纳等等合法权益,全公司上下5000多人,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,作为CEO,大家都在堵着夏一平,知道就是他的责任,别的高管进出公司,完全没人拦着。

“爆雷前,其实公司可以做很多事,有很多空间”

事实上,12月11日那天夏一平的讲话完全没有意义。

我们员工了解到,公司还有上千台车,这是非常宝贵的核心资产,换一两个亿没问题,它们散落在在全国各地的门店、交付中心等,其中包括展车、试驾车、二手车、跟滴滴合作或者跟百度做测试的运营车辆。

不出所料,这些车第一时间就被各地都扣住了,再想追就追不回来了,变成一笔糊涂账了。

即便公司活不下去了,也可以像高合、哪吒类似,平稳落地,有序处理。而不是像夏一平直接把这个消息放给了全世界,媒体再一加速,公司立刻就乱了,开始出现哄抢局面,就像银行挤兑一样。

比如成立资产清点小组,财务法务悉数进来,明确哪些钱可以给,哪些钱不可以给,哪些钱需要按顺序给。最起码可以把员工的公积金、社保、医保交齐,“N+1”按比例支付,这是一个正常公司的处理流程。

值得反思的是,作为一家创业公司,本应在花销上严格控制。

前段时间,夏一平做了很多火锅局,请车主吃火锅,每场活动都花费50万元以上。他做CEO账号有专门的团队,用公司资源给自己打造账号,花了很多钱。之前他做自动驾驶的浮桥测试,来宣传极越视觉能力,也花了七八百万,这些东西都是不计成本的。在关于供应商的邮件批复上,夏一平向来不问质量,问的都是这家供应商从哪来的。

即便在公开信前,公司也可以做很多事,来延缓爆雷的时间,争取更多时间空间。

在这一轮危机之前,极越没有过大规模裁员,只有小规模的,这其实并不健康。现在两款车已经做出来了,后面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新的造车计划,产品研发就应该裁员。今年年初的时候,每个月才卖200多台车,那个时候也应该裁员。

甚至包括提前去掉绿植、控制差旅数量,但这些都没有,公司还在继续按照有钱的节奏正常推进,甚至上个月还招了人,也引入了很多新的供应商进来,公司对股东百度和吉利盲目自信,都觉得它们会给钱。

从年初月销两三百台,到最近两三千台,原本大家觉得公司在持续好转,甚至后续已经做出来了两三款车型,包括超跑ROBO X和一款MPV,猎装车也要做。但现在,一切都没了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